小葉女貞造型樹枯萎病是一種真菌性系統侵染型病害。病原菌在土壤、病殘體內越冬,由地下根侵入,經過維管束擴散到植物各部分,并在維管束內增殖造成堵塞或中毒,引起植物萎蔫直至枯死。病原菌侵染根后,使養分和水分的輸導功能喪失,從而使植株營養缺乏,繼而死亡。高溫高濕有利于病害的發生,因此小葉女貞枯萎病發病高峰期在每年的6月至8月,并一直延續至10月。
防治方法:該病要以防為主,防重于治。加強栽培管理,增強植株的抗性,減少發病的機會。5月中下旬對重點發病區域進行噴藥預防,可用代森鋅、代森錳鋅等保護性殺菌劑。同時可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至600倍液、或75%甲基托布津600倍至700倍液、或75%百菌清600倍至800倍液等殺菌劑進行澆灌,每10天至15天澆灌一次,連澆6次至7次,幾種藥劑要交替使用,防效較好。殺菌劑一般采用多菌靈、百菌清、甲基托布津等;可預防葉斑病一類的病害。由于速撲殺比較昂貴,預防季節一般都用介殺防治。
小葉女貞生長季節每月打三次藥進行預防。打藥時不能只噴灑在葉面上,而要把藥槍穿過表層打在枝干上。這樣能很好地防治殼蟲(多為粉介類)、粉虱等一些蟲害發生。能把病蟲害控制到不發生狀態,就容易大面積發生葉斑病及粉虱一類的病蟲害打藥。
根據多年的實踐,總結出了以下幾點防治措施。
一、種植地要有利于排水,切勿發生積水。
二、栽植密度要合理。植株密度越大,該病發生越嚴重。隨著小葉女貞的生長,結合修剪,合理整枝,以增強植株內部通風透光,降低濕度和溫度。
三、減少病害侵染來源。清除種植地中的病殘體,并隨時清除雜草。這樣不僅能減少侵染來源,還能增加通風、透光,有利于為植株創造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。
四、加強肥水管理,以增加植株本身的抗性。在道路綠化方面,土壤情況一般比較貧瘠,加上施肥少,容易造成植株營養不良,可在春季追施一次肥,在雨季結合下雨撒施復合肥,都有利于提高金葉女貞的抗性和病后及早恢復。
五、適時修剪,及時處理傷口。在冬季可重剪,進入雨季應減少修剪,減少傷口,降低病菌從傷口入侵的機會。修剪后馬上噴施殺菌劑。實踐證明,雨季修剪越勤,發病越重。另外要作好修剪工具的消毒。
六、藥物防治?蓮6月下旬開始,每隔10天左右噴一次藥,直到9月雨季結束。藥劑可選用5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、40%大福丹 400倍液、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、50 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。為了防止病原菌抗藥性的產生,藥劑必須交替使用。以上藥品混合上400毫升的鏈霉素效果更好。
七、苗圃地要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,病土可用甲醛液處理。